纪念汶川大地震10周年 听亲历者说说这10年光阴
发布时间:2018-05-11 17:50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题 >

转瞬已10年,从山崩地裂到新城崛起,从满目疮痍到生机盎然,10年间,劫后重生的汶川迈入崭新时代。这其中,共同富裕理念指引下的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参与援建,也让宁波这座城市和城市的人们,与当地群众有了更密切的联系。10年记忆犹如海洋,今天我们从中撷取一朵两朵浪花,既是纪念过往,更是展望未来——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或许渺小;面对生活磨练,我们或许艰难。但总有善行给人以温暖,总有感动给人以坚持,而坚持的下一站就是幸福曙光。

  援川780余天,经历了2万多次余震

  “现在仍然常梦回青川”

  宁波援建青川时,柳利军(左一)和同事在工作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0年前的援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地改变了我,到现在我仍然经常梦回青川。”昨日上午,宁波市规划局国家高新区分局副局长柳利军跟记者回忆起援建青川的往事,说到动情处,仍不时哽咽。

  10年过去了,青川的面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间,柳利军去过几次,每次都受到当地的热情接待。“最近一次是2015年去参加活动,从成都到青川有了新的高速,交通更便捷了。”

  柳利军说,这次汶川地震10周年他无法去青川,“但我会与部分援建干部一起,在5月12日早上7点,从宁波大剧院出发,沿姚江跑5.12公里,来纪念地震中逝去的人们和那段援建岁月。”

  经历了2万多次余震

  2008年8月25日,当时在宁波市规划局东钱湖分局工作的柳利军跟随宁波援建指挥部奔赴四川,一路辗转,8月26日到达青川。迎接他们的是一片“站立的废墟”和持续不断的余震。

  让他终生难忘的是2008年10月24日凌晨的一次余震。“我当时正在梦中,突然感觉板房在毫无规律地剧烈抖动,耳边传来非常可怕的声音,难以形容,反正我有生以来从没听到过类似的声音,感觉板房要被撕裂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非常恐惧,几尽绝望。”柳利军回忆说,余震持续了大约10秒,可谓是生死一念的10秒,但也让他实实在在体会到5月12日那次地震中,灾区人民那刻的感受。

  “后来待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援川780余天,我们经历了2万多次余震。”柳利军说,除了地震,危险还存在于交通、山洪等各个方面。青川有好几个乡镇归宁波援建,作为规划技术人员,柳利军要经常来往于各乡镇之间,其中第一次去茶坝乡,一连去了4趟才成功进去。“前3趟碰到各种险情无功而返。当地的山区道路很难走,一边是高山落石,一边是悬崖大河,每次开车去,心都提到嗓子眼。”

  援建两年,牵挂一生

  柳利军说,当时在青川大家完全是没日没夜、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地投入工作,深夜开会更是家常便饭。2010年10月20日,宁波援建指挥部出色完成援建任务返回宁波,得到青川县委县政府和省援建指挥部高度认可,被认为浙江援川“最出色的是宁波”。

  “当时所有人都憋了一股劲,我记得,青川县的总规、详规从2009年3月到6月,仅3个月就做好了,而在一般情况下,做这样一个规划,至少要两年时间。”柳利军回忆说,有一次听说四川省建设厅领导到了广元,为了早点确定青川县城规划,他和领导连夜开车从青川赶过去,冒着危险开了3个多小时。

  “援建两年,牵挂一生。”柳利军感慨地说,宁波有14个援建项目获得四川省建筑行业最高奖“天府奖”,在浙江各市中名列第一。

  “援建这段经历深深改变了我和大家。”柳利军说,从青川回到宁波后,大家特别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和他们比,我们东部地区实在是太幸福了,也让我们对名利看得更淡,而对认真工作却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只要有‘四不怕’‘五干’的精神,真是没有办不成的事。”记者房伟

  地震女孩来甬求学并安家落户

  “感恩宁波,感恩生活”

  党坤容和丈夫在四川老家(前排是党坤容父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了生死,其他都不重要!”这是党坤容的微信朋友圈签名。

  年仅26岁的她,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因为她亲历了10年前的那场地震。幸运的是,在那场灾难中,党坤容和家人有惊无险。之后,她来到宁波学习,经过奋斗,如今已在甬城安家,工作中是独当一面的部门主管,还拥有了幸福的小家庭。

  记者昨日联系党坤容时,她正在青川老家探亲,说起10年间发生的事,连连说“感恩”二字。“以前听《感恩的心》这首歌,没太深的感触,但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歌,都有要掉眼泪的感觉。感恩宁波,感恩生活。”

  那场地震是她心中最痛的烙印

  党坤容的老家在四川青川县黄坪乡,2008年她在青川县职业高中读高一。

  党坤容回忆,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刚睡完午觉的她和同学正走在从寝室到教室的路上。“突然间天摇地动,当时我们都傻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幸好学校是新建的,他们又是在室外,都没遇到危险。但他们发现,学校后面山坡上的民房都倒塌了,不久,陆陆续续有血肉模糊的伤员从山上被背下来,场面一片混乱。

  “太触目惊心了!”虽然事隔多年,但说到这一刻时,党坤容忍不住啜泣起来,“地震当天晚上不时有余震,我们披着床单坐在操场上。这一夜太漫长了,周围有哭声、叹息声,无边的恐惧感紧紧抓住我。”

  党坤容的家在距学校30公里外的村子,父母务农,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地震发生后,通讯一度中断,当父亲冒着余震危险,一路跌跌撞撞赶到学校见到她时,已是晚上8点多。“看到爸爸,我一把抱住他大哭起来。爸爸摸摸我的头说,哭啥,人没事就好。”党坤容,父亲告诉她,家中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了,但人都平安,她稍稍舒了口气。

  “现在,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我的心里还是很抗拒,头皮发麻,还是有恐惧,这是我心中最痛的烙印。”电话那头,党坤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出了声。

  千里迢迢求学,学校和老师温暖贴心

  地震发生后,学校停了课,救灾援建工作迅速展开。她家领到一顶帐篷,三口人挤在一起。

  大概过了一个月,党坤容接到通知,说可以到宁波继续学业。“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不大愿意,主要是不愿意离开父母。发生灾难了,不是更要和家人在一起吗?”她说。但当时青川还不时有余震,各方面状况也不是很好,父母劝她说应该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而且还可以继续读书,是件好事。

  于是,16岁的她抹着眼泪,和40多个同学一起离开家乡来到宁波,就读于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宁波大红鹰学院)。

  “那是2008年6月,班主任钱萍老师到四川接的我们。”党坤蓉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钱老师当时也就二十五六岁,大学毕业没几年,就像我现在的年纪,第一眼看到时,我觉得她更像是我们的姐姐。高中三年,她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其实整个学校和老师们一直给我这种很温暖很贴心的感受,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很多的希望。”

  刚到宁波时正值暑假,学校给这批学生安排了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还特意请了四川籍厨师,给他们做麻辣口味的家乡菜,同时帮大家补习落下的数学、英语等课程,还请专业心理老师给大家做心理辅导。

  “那时,我们只要听到大卡车在校外开过发出的轰轰声,大家就会紧张。这种恐惧大概过了一年才慢慢减弱,但要彻底改变是很难了,现在我听到异样的声响都还会紧张。”党坤蓉说。

  当年9月,学校根据专业进行分班,党坤容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学校不仅免除他们的学费、住宿费,还给他们发一定的生活补助。

  党坤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课余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重建房子也花了很多钱,我不想向父母伸手要钱,就利用双休日去做兼职。”在这段时间,懂事的女孩发过传单,到酒店做过服务生,“一天能挣六七十元吧,通常很早出门,天黑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能补贴一些日常零用,而且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工作独当一面,还拥有了幸福小家庭

  2010年6月,即将毕业的党坤容再次面临重要选择的关口。“在宁波3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感情,这里充满活力,年轻人都有种奋斗向上的精神,而且在我最危难时刻,是宁波伸出了援手,这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党坤容说。

  在征询父母意见时,父亲告诉她:“虽然我们只有你这个女儿,但你喜欢哪里就到哪里去,我们只希望你幸福。”

  在父母的支持下,党坤容选择了留在宁波发展,但初出校园的女孩孤身一人在宁波打拼,一开始过得还是很艰难。“毕业时我先到一家单位实习,只有200元一个月的实习工资,只能靠吃泡面、路边摊的蛋炒饭过日子,好在单位有宿舍,住的问题不用担心。”

  半年后,她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虽然工资略有增加,但生活还是很拮据,我只有拼命加班,希望能多一点收入。”

  “年轻时吃点苦没关系,只要努力,总是有希望的。”女孩用这句话鼓励着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寻找新的机会。

  2012年,她到一家房产公司工作。“我从售楼处的服务生做起,后来到前台工作,也做过客服,现在担任客服主管。”6年时间,勤快开朗的她深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在工作中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刚毕业时就想赚点钱,能租得起房子,吃点好的。”党坤容说起几年前的那些情景不禁莞尔,经过几年努力,她早已实现了这些朴素的愿望。

  2015年,党坤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老家在甘肃,现在宁波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他很上进,一直都在学习,努力考各种证书。”言谈中,党坤容满是甜蜜感。

  两个年轻人一起在宁波按揭买了房子,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我们想,这几年努力工作,先把房贷给还上。后面再奋斗几年,再买套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和同龄人相比,经历过危难艰辛的女孩更务实,更珍惜亲情,对于未来也有着更明确的目标。记者李臻通讯员王轶群

  亲历者李平震后到浙江求学并在余姚安家

  地震让我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李平和孩子在一起。照片由李平提供

  “10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回望5·12。以前只敢站在回忆的篱笆墙外,匆匆撇上一眼,就赶紧抛开。现在想来,生活中的苦难总是和温暖携手同行的。”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李平这样说。

  1982年出生的李平现在是余姚的一名公务员,老家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他经历了惊魂的一幕。

  一路的景象一辈子都忘不掉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李平坐在沙发上,戴着耳机,沉浸在《甜蜜蜜》的剧情里。这本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悠闲午后。

  突然,他觉得沙发往前移动了一下,以为是寄宿在家中的小表弟在捉弄自己,不以为意。刚坐稳,沙发又狠狠地往前移了一段距离,他恼火地摘下耳机想回头指责表弟,却发现背后空无一人,而后面的柜子正冲着他要倒下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确定房间里不安全。”我拉开门,光着脚往楼下冲去。在楼梯口,看到楼上的阿婆抱着小孩也往下跑。我停下脚步,接过孩子放在胸前,以最快速度从5楼往下冲。等到了楼下,发现街边都是人,大家都出来了。

  “地震!是地震!”有上了年纪的人扯着嗓子大声喊。时隔10年,李平印象最深刻的是马路上的电线杆,都东倒西歪。这幅画面,他10年来时时想起,无从忘却。

  5月20日左右,他和几个朋友一起骑着摩托出发去青川,希望能做志愿服务。“一路的景象真是刺痛了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一两个人的无常,你可能遇见过。可是你无法想象,几百人、几千人突然就这样没了……”他没有再说下去。

  热烈的掌声让他泪如雨下

  “我叫李平,来自四川省广元市……”2008年9月8日上午,李平作为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没想到,刚一提到四川省广元市,台下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所有四川人的。”

  “我站在台上,拿着发言稿,泪如雨下,完全抑制不住情绪的爆发。”他知道,近在身边的浙江同胞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始终血肉相连。

  来浙江读书后,温暖接踵而至:学校领导特地到宿舍看望并送上慰问金;所在学院贴心地为他买来了生活用品;研究生处主动为他安排了助学岗位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老师们经常问他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浙江重塑了我,不光是知识上,更多的是人性关怀。我想留在这个地方。”2011年春天,李平毕业后考入余姚检察院工作。去年2月,调到余姚市纪委工作。

  “2015年,我成家了,妻子是个余姚女孩。2016年12月,我们的孩子出生了,父母也都来到了宁波。”李平说。

  去年在老家设立“沐为奖学金”

  李平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那一次地震,自己的生活或人生会是什么样。他可以确定的是,肯定和现在大不相同。

  “地震和之后的那段生活经历,彻底改变了我。让我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最主要的是,让我学会了感恩。”李平说,他曾经也是个比较虚荣的年轻人。中师毕业后一个月工资只有200多元,却买了9000多元的摩托车。之后,对物质的欲望淡了很多,更注重内心平和,更看重自己的存在是不是让别人觉得温暖。

  去年10月,他回了一趟老家,出资3万元在苍溪县新观乡中心小学设立了“沐为奖学金”,并承诺将坚持助学18年。其实,李平做公务员的收入并不高,父亲去年查出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定期化疗。“这个助学金的费用,我还承担得起,就去做了。能帮助到一些困难的孩子比改善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父母最终也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妻子也很支持。”他希望在孩子成年时,将这份奖学金作为特殊的成人礼送给他,由他继续下去。记者王颖

  新闻多一点:

  那些曾经遥远的大道理就这样经巨震深嵌脑海

  胡晓新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十周年了,包括灾区民众在内,人们的生活似乎早已回复常态。回望过去的十年,我们惊奇地发现:那场地动山摇除了曾经带给我们巨大的苦难、悲伤和感动,还深刻影响到了我们中许多人关于生命,关于凝聚力,还有关于多难兴邦等诸多词汇内涵的体验与理解。那些曾经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大道理”,就这样经过这场巨震深深地嵌入脑海。

  想想看,如今我们是否仍然记得,那些瞬间看完后依旧还会泪流满面画面:无数救灾官兵在北川县冒着遭遇塌方和余震的风险,昼夜不歇地搜救被埋百姓,让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也潸然泪下;男孩廖波被倒塌的建筑埋压,生命垂危之际,好友李阳举着吊瓶陪伴这位“最好的兄弟”一天一夜,最终获救;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此之前,我们很少这样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顽强,救援、留住鲜活生命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迫切。这些画面,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领略何为“生命第一”。

  骤然而至的大灾,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可短时间内,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华人都作出了反应,以最快的速度穷尽各种方式,向灾区伸出援手。从废墟中被救出的3岁男孩郎铮,在担架中举手向解放军叔叔敬礼表示感谢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往后又经过家园重建,短短数年便使灾区重焕生机,可谓奇迹。国难当头之际,民众迸发出来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何为“众志成城”。

  大灾来临,救人救灾、恢复重建就是最大的政治,容不得半点装腔作势、拖沓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瞬间没了生存空间与土壤,许多官场积弊、地区隔阂也瞬间被荡涤一空。在“群众生命高于一切”的旗帜之下,大量的管理与应急机制,应形势所迫被不断刷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国家机器运作的紧凑,以及相关官员素质的提升,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何为务实高效。

  不可抗拒的天灾,的确是对人们肉体、精神和财富的多重摧损。但在战胜灾难的过程中,如果像这次救灾过程那样,“生命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整个民族众志成城,相关部门、官员务实高效,那么,我们就是汲取了灾难的教训和经验,凝聚了进步的动力。

  回望一下,实际上,历史上许多灾难过后,一些曾经遥远的“大道理”就会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与认同,形成国民观念的大进步。这,或许就是“多难兴邦”的源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人员公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554673206@qq.com    电话:0311-85255985  手机号:0311-85255985    10311-85255985

备案号:京ICP备1111111111号

Copyright© 2021 thxxww.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