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历史文化名镇】沙河城镇:保护历史遗珍 赓续千秋文脉
发布时间:2022-01-27 10:46 文章来源:文化之旅 作者: admin
当前位置: 主页 > 关注 >

    说到开发区沙河城镇,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过说到它的历史,可能很多人就不了解了。沙河城镇,战国时期即存在,有两千多年历史,隋朝初期成为沙河县治所,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超过1400年。它文化积淀深厚,有宋璟碑等全国、宋代沙河文庙等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和6处,市、县级政府登记的明代梅花亭等不可移动文物98处等等,日前,沙河城镇还被评为“第五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沙河城镇。



 

 

    沙河城镇战国时期就存在,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隋朝初期成为沙河县治所,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超过1400年。该镇文化积淀深厚,近日被评为“第五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





 

 

    在这里有一家胡氏“全兴号”染坊,有着四百年悠久历史,其豆面印花布艺因为技艺精湛,产品精美,名闻遐迩。

    胡俭星从家中衣柜顶层小心翼翼地托出一个包袱。随着包袱一个角一个角地打开,几卷靛蓝色的布匹带着一股久远的年代气息呈现在我们眼前。

 

    豆面印花的图案也是丰富多彩,包括:“凤回头”、“麒麟送子”、“鱼拱莲”、“狮子滚绣球”等。

 

    据了解,自明朝末年,胡俭星的先祖胡耕成就在沙河开办了“全兴号”染坊。染布艺术,是当年秘而不宣的家传手艺。别看这简简单单的一块布,制作过程却很是繁杂。

 

    印花的主要原料是本地产的优质黄豆和绿豆,按比例用小磨磨制成豆面粉,添加太行山烧制的优质石灰,在手工老粗布上印制雕版图案,达到丝绸印花的效果。

 

    300多年来,古老的豆面印花兴盛了老胡家的家道,也成为一方百姓的记忆。提起当年的豆面印花,沙河城镇的老人都慨叹“全兴号”当年的兴盛。他们染的布能做衣服、被面、门帘,是方圆百十里婚嫁用品的首选染坊。上世纪70年代,大批的机器印染布席卷市场,因为其效率更高,生产量更大。让“全兴号”这样的传统手工染坊都逐渐关门了。到现在,精通豆面印花的技术也只剩胡俭星一人。相反,为了更好的传承下去,除了带着儿子学豆面印花,胡俭星还经常到各地宣传豆面印花,让更多的人了解豆面印花。胡俭星老人说,这豆面印花是大家的,是民族瑰宝,他发自内心的愿意让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工艺的传承,不仅仅是手艺,还有情怀和精神。除了豆面印花,在沙河城镇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十里铺村古代官道路西,一座因唐代名相宋璟《梅花赋》而建造的梅花亭公园,至今六百年余年,闻名遐迩。





 

   《梅花赋》除了它本身的意义重要外,这中间还存有着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乾隆御笔的行书《梅花赋》石刻镶嵌在三幅字画的正中间。字体结构严谨、运笔柔润、宛转流畅、潇洒华丽,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赋书互映,珠联璧合,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沙河城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遗存丰富多彩、价值突出。





历史建筑、传统手艺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建筑等方面知识,是研究学习优秀文化的“活化石”。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这些历史遗迹,沙河城镇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一个区域能更好的保护历史,要让过去与今天并存。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让城市文化根脉在城乡建设更新中得到接续。沙河城镇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让历史活起来,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人员公示|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532863398@qq.com    电话:0311-85255985  手机号:0311-85255985    10311-85255985

ICP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2021005491号-1

Copyright© 2021 thxxww.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