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网:(汤盈新 李钦瑞 孙艳)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使命,聊城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把人才作为强企之基、兴业之本,以强抓人才的教育培训为突破口,打造学习型企业,全方位、多领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完善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素养,克服本领恐慌,让教育培训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建立完善培训体系,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聊城水务集团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提升运用为目标,以授课学习为基础,以企业管理知识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培训体系。制定了《聊城水务集团建立学习型企业实施方案》,根据集团管理和各业务板块需求,分层级和岗位制定培训内容,重点就业务技能、企业管理、党建理论等23项内容,多维度立体化地开展培训工作,人员涵盖范围从高层领导干部到一线岗位职工,积极营造全员学习、全员提升的学习氛围,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努力钻研业务,提升全员的理论知识储备量,全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建设的实际成效。
实施分层分类学习,精准发力“取长补短”
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重点推进岗位职业能力学习和素质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训外培”等方式,分类分批开展培训学习活动。一是校企合作。主动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聊城大学专家到集团指导工作;针对集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技术短板、薄弱点,邀请资深专家共同来“把脉”,打通技术难题,筹备建设智能装备制造生产线,推进现代企业管理转型升级。二是外派学习。分批选派人员前往鲁西化工,就招标、财务、市场、设备管理和内部审计、工程造价、风控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挂岗培训,为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人力保证。三是对标先进。集团组织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赴济宁、青岛、日照、潍坊、连云港等省内外水务同行,学习改革案例、发展路径及转型经验;组织业务部门与昌润集团、公交集团等市内7个单位,分别就工程项目管理、招标管理、工程预算造价、审计业务、物业服务、群团建设、纪检监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现场观摩;组织业务骨干到山东聊建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对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构建多元培训模式,线上线下“充电蓄能”
聊城水务集团着力构建“线下培训为主、线上培训为辅、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元培训模式。线下培训方式重点关注实践应用效果,依托聊城技师学院分班次组织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电工技能等专项培训,采取理论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操作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一线人员理论与实操水平。线上培训利用其灵活性、多样性特征,联合国内一流教学研究机构,组织开展中高层管理执行力、管理赋能、提质增效、股权设计系列培训课程,有效弥补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下培训受时空限制的短板。今年以来累计培训近2000人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动力。
强化培训考核实效,规范机制“闭环管理”
聊城水务集团坚持内外部常态化学习培训,建立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明确培训奖惩、强化培训考核,有效提高培训工作质效。内部培训主要以企业通用管理制度、各岗位专业业务知识等为内容,以增强员工运用制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由各单位(部门)分别以月、季度、年为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并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周期化考核。外部培训是组织员工脱产培训,组织签订《遵守培训纪律树立良好形象承诺书》,实行跟班人员及班委双重管理,负责维护考勤纪律、课堂秩序,听取学员建议、评估学习效果。为保证培训成效,集团将学习经历、培训考试成绩列入员工的考核指标,作为评先评优、选拔调配的重要依据之一,实现员工教育培训“闭环管理”;通过硬标准、严管理,加强学员管理和学风建设,确保培训工作良性循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开启新机遇。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作,聊城水务集团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努力培养时代新人,持续为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的实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