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基地里乘风破浪的“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4-10-11来源:邯郸晚报 编辑:admin
变换“赛道”的胡进城
谈起自己与多肉植物结缘, 1985年出生的胡进城告诉记者,他在种植多肉之前是干装修的。他坦言,之前自己干了十几年的装修,不但干腻了,主要拖欠装修款不太好要回,所以想换个“赛道”试试。2017年,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干起了多肉行业。胡进城说:“一开始什么也不懂,起初承包了2个大棚,都是通过本源农业的王总教给咱们怎么种植。现在我这边包了5个棚,一个棚年净收入25万多块钱,工人在我这帮活、种植,月收入都有3000多块钱。”
2019年电商直播兴起后,他决定一试,立即得到他爱人的鼎力支持。“刚开始就是个夫妻档,直播、打包、发货都靠我们自己。没想到,线上销售十分火爆,第一年26万株多肉,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目前,我们的线上销售份额能够占到八成左右。”
销售界“扛把子”于延涛
在曲周多肉植物界,于延涛的名号似乎更如雷贯耳。很多人要想买质好、价优、品种齐全的多肉植物,一提就找曲周销售界的“扛把子”——经纪人于延涛,他比较熟悉多肉植物的行情。
1988年出生的于延涛告诉记者,由于他没有太多的文化,文凭只有初中毕业,之前为求生计一直四处打工,漂泊不定,吃尽了苦头。他喜欢上网、玩游戏以及结交朋友,最早在网上QQ结交朋友,后来了有了微信,玩“朋友圈”。他有大、小微信群多达600多个——有山东的、云南的、福建的、河南的以及东北等地。为了早日结束不稳定的漂泊生活,也为寻求自己的一番事业。他就利用“朋友圈”的自身优势条件,承租了两个大棚种植多肉植物。初期在QQ上、“朋友圈”卖,但不够卖。就开始找别人的卖了,帮助别人销售。后来,很多人知道他熟悉这方面的业务,都纷纷找他购买;外地人想买曲周的多肉植物也找他,于延涛成了名副其实的“经纪人”。
本源农业王总打趣说,于延涛可是曲周多肉植物界销售的“扛把子”,没有于延涛卖不出去的多肉植物。他不但熟悉曲周界的多肉植物,外界的多肉植物的事也十分精通。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于延涛多肉销售渠道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他与妻子注册了20多个直播账号,招聘专业主播、助理、客服等40多人,打造多平台、全矩阵直播销售模式。
种植“小天才”杨飞
杨飞,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但不太善言辞。1987年出生的杨飞告诉记者,他是石家庄学院毕业,学的是化工专业。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在一家企业上班,但不习惯于公司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由于自己太年轻,有点受不了这种“束缚”。于是,他放弃原来的工作,选择了自主创业,加入了多肉种植行业。
他告诉记者,起初投入十六七万,承租下了两个大棚,进行种植,在线下进行销售。由于自己学习的是化工专业,也不太喜欢与人打交道、干销售,自己更喜欢钻研种植,所以他在种植技术上,进行了认真钻研。“干热要防晒,湿热病害多;湿冷少浇水,干冷出颜色;低配盆土药,高配灯棚膜……”他一边走,一边认真地给记者介绍着种植技术。很多种植户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多肉种植很快步入“快车道”。别人种植的多肉植物一年两季,而他认真钻研的技术在管理上更加精细,一年种植四季、五季,所以他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做起了多肉批发生意。“如果周边的群众有种植多肉植物这个意向,想加入这个行业,我们会把种植技术和经验教给他们,让他们跟着我们的团队把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大,也让他们取得更多收入。”杨飞说。
由于杨飞有过硬的种植技术,不但给农户提供种苗,还手把手传授技术,并签订种植协议,给其他新人们吃下“定心丸”。他告诉记者,他除了本地农户,还与山东、河南、云南等地“肉农”签下订单,订单面积达30多亩。
“电商小王子”秦振雨
除了线下销售外,本源农业还培养自己的线上直播团队,建设了专门的多肉植物直播场地,从线上销售多肉植物。“在多肉植物销售旺季,我们同时开设数十个直播间,把多肉植物销售到世界各地,直播销售额在全国同行业里处于领先地位。”1999年出生的秦振雨兴奋地说。他的直播团队成员除了“新农人”外,还吸纳了年轻的宝妈们,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宝妈们要照顾孩子,不便外出打工,但都能熟练操作手机,非常适应直播。”
展望未来,秦振雨信心满满。他骄傲地告诉记者,他学的就计算机专业,所以比较精通电商,他现在是网络工程师职称。在他指导下,现在除了百度、ASEO等平台上进行了推广外,还在拼多多销售领域,在全国多肉植物销售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在他的带领下,很多“新农人”紧跟时代潮流,以手机为“新农具”,以直播为“新农活”,通过网络平台将多肉销售到往全国各地……
当下,本源农业一共建了占地600亩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带动全县种植多肉植物达3000余亩,年育苗10亿株,还带动了周边老乡们跟着他们一起种多肉,带动了20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推动30多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40000多元,帮助当地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李治勇/文 通讯员 韩富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