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发布时间:2022-08-30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闭藏,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中医养生要遵循“天人合一”整体观,秋季养生要格外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养收”。针对秋季燥邪当令的特点,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这一原则去调摄。
《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主收,燥又为秋季之主气,五脏中肺又为“娇脏”,通过呼吸主宰人体一身之气,在体表合于皮毛,开窍于鼻,喜湿润而恶干燥,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所以肺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此外,呼吸道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黏膜,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肺在秋天虽然最易被伤害,但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期。
起居调养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因为秋季气候特点是干燥,特别是中秋以后,雨水渐少而风偏多,“燥”是秋之主气,也是致病“六淫”之一,被称为“燥邪”。燥热之邪容易损伤肺气,导致人体内阴气耗散为患,所以秋季养生应重视保护人体津液,适时补充机体水分。早秋气温虽高,但早晚温差大,昼热夜凉,不可贪凉露卧;中晚秋气候逐渐变冷,常会突然降温,上呼吸道感染会增多,而且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宿疾也容易复发与加重。突然的降温冷空气刺激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缺氧加重,寒冷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尤其老年人要注意。所以,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一定要多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充分的准备。早睡早起有利于排肺毒,早睡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秋季适当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心脑血管发病很有意义。
饮食养生
1.润肺防秋燥。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是中医五味之一,能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秋季后尽量少吃生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食用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莲子、甘蔗、荸荠、银耳、百合、南瓜、枇杷、番茄、乌梅、葡萄、菠萝等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
2.食饮有节,润肺调脾。进入秋季后,人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因此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进补食物。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需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不妨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调理脾胃还要因人而异。如胃火旺盛者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脾胃虚弱者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3.温胃健脾,少寒凉。秋季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脾胃虚寒、寒性腹痛、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所以说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尽量少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此时可以适当地食用南瓜,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这个季节的暖胃护胃佳品。南瓜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有助于保护胃部不受刺激。进入秋季,“秋老虎”仍有余威,我们仍要注意防暑养心、健脾化湿。平时可多吃丝瓜、莲藕、冬瓜、萝卜、山药、豆腐、平菇、白鲫鱼、鸡肉、鸭肉、牛肉等。
皮肤养护
秋季空气湿度低,加上紫外线也同样很强烈,皮肤比较容易过敏和干裂。首先白天做好防晒和隔离,晚上做好清洁,避免皮肤因为过敏和紫外线形成伤害;其次是做好补水和保湿,每天让肌肤补足水分,缓解秋季高发的皮肤干燥瘙痒。
情志养生
秋季在五行中属金,金克木,与五志对应为悲。深秋气候渐冷,风吹叶落,秋天这种肃杀之气会抑制肝气、肝血的生发,人易触景生情,顿生愁绪而情绪不稳,易伤感。因此,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平定情绪敛元气,要注意保持心情宁静以平和气血,收敛神气,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多到大自然中走一走,以平和心态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让自己的情绪渐渐归于平和,保持神清气爽、心定神安。
运动养生
立秋伊始,人们就应到户外锻炼,可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跳绳、游泳等。坚持适宜的运动,呼吸吐纳不仅提高肺脏生理功能调养肺气,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通过锻炼调动体内积极因素而御邪抗病。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为了增强肺脏的功能,应多进行深呼吸,如练习以“调气调神”使人体上下气机贯通,以抵御秋燥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犯。
1.常笑宣肺。对于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会使人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2.深呼吸清肺。运动时配上适度的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如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力量来带动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
3.按鼻翼肃肺。将两手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食指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能够起到宣通鼻窍、祛风热、活血通络的功效。
慢病防治
秋季气候干燥,气温多变,所以要高度重视秋季疾病的预防。
1.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支气管哮喘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且易反复发作,遇寒加重。避免寒冷刺激,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可给予蛤蚧3克、黄芪5克、浙贝2克为散冲服以使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2.慢性咽炎的防治。咽喉炎是因为秋天气候干燥所致。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就会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可用药物防治,麦冬3克、甘草3克、金银花5克、乌梅3克、青果3克,煎煮代茶饮以利咽解毒、滋阴清热。
3.心血管病的预防。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可以西洋参6克、龙眼肉6克、麦冬6克、炒枣仁8克、蜂蜜适量调服。
4.抑郁症的防治。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节菖蒲6克、桔梗6克、佛手6克煎煮代茶饮。
5.中风的防治。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并注意先兆症状。天麻6克、三七3克、黄芪10克、桂枝6克煎煮代茶饮。
杨晓庆 邯郸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首届河北好中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邯郸市首批优秀技术人才、市管专家,邯郸市巾帼先锋,邯郸市第二批优秀中医药人才,邯郸市优秀医政管理工作者。从事心血管专业20余年,长期专注于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着重中医辨证论治,遵古创新,擅长慢性病的调理和中医养生。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著作5部,河北省科技成果12项,荣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
编辑:孙业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