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吕秀兰
抗日女英雄
挂云山位于河北省平山、井陉、鹿泉三县交界,是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区的分界岭之一。由于高耸入云,人们称呼它为挂云山,这里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巍峨挺拔,山峦古朴。1940年,地方武装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他们与日寇展开激战,弹尽粮绝,英勇跳崖,谱写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之歌。
吕秀兰,出生于大名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那年家乡发大水,为了生存,当了童养媳,她性格倔强,抗战爆发后,她毅然剪掉长辫子,与男民兵一起打游击,她担任区武委会妇女部长,在民兵中有很高的威信。百团大战一打响,她带领男女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受到上级表扬。
1940年8月底,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结束,八路军完成了破击正太铁路和攻克井陉矿的任务后奉命转移。日军大部队妄想寻求我军主力决战,他们前追后堵,井陉地方武装奉命展开游击战,牵制敌人。
晋察冀第4军分区游击大队三中队在中队长李鸿山的带领下,到挂云山牵制日军。建屏县一区武委会妇女部长吕秀兰带领的区小队及三峪、上庄两村的民兵、少先队一起行动。
上级原计划是安排吕秀兰带领群众转移,但她主动请战,领导批准她的请求。
巍巍挂云山
吕秀兰带机枪组和区小队及部分民兵守卫卧狼垴制高点。李鸿山带两个排和三峪、上庄两村的民兵把守主峰。
9月6日黎明,敌人正向我军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追去,李鸿山下令开枪吸引敌人。敌人听见枪声,果然上了当,以为我主力部队就在挂云山上,于是立即停止追击,调集3000多兵力包围了挂云山。
山上地方武装不到100多人,火力薄弱,只有一挺轻机枪。但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决心把敌人拖住。上午,日伪军对主峰和卧狼垴实行轮番进攻,密集的炮火轰击我军阵地,黑压压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我军在武器简陋、弹药不足的情况下,靠坚强的意志奋勇阻击,在挂云山上坚守了整整一天,打退了敌人多次疯狂进攻。敌人伤亡惨重,山坡上躺满横七竖八的敌人尸体。
突然,一发炮弹在李鸿山中队长身边爆炸,他英勇牺牲。指挥战斗的重任落在吕秀兰肩上,她忍住悲痛,安排一位战士到卧狼垴指挥,自己留在主峰,告诉战士们节约子弹,准备石头。
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攻击的重点,佯攻主峰,集中兵力强攻卧狼垴。敌人的火力压得战士们,纷纷倒下去了,最后只剩下18岁的李芳芳,子弹打光了,鬼子们端着刺刀向他逼来。他将机枪砸坏,握紧最后一颗手榴弹,鬼子围过来要抓活的,他猛地掏出手榴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一声巨响,他与鬼子同归于尽!
日军进攻
卧狼垴的枪声突然停止了,阵地一片寂静,吕秀兰知道那里的战士都牺牲了。正要派出战士去增援,敌人已经从卧狼垴制高点冲过来,顿时,形势严峻,主峰上战士和民兵们腹背受敌,子弹也不多了,他们就用手榴弹和石头打击敌人。
此时,天色已晚,牵制敌人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吕秀兰带领5名民兵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战士们拼命把手榴弹投向敌人,趁烟雾弥漫时往外冲。敌人的火力太猛,部分战士当场牺牲,有一些战士被俘,部分战士突出重围。
日伪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冲上了山顶,包围了吕秀兰和五位民兵。吕秀兰命令大家把空枪摔坏,每人拿着1颗手榴弹冲锋,准备突围。敌人看到只有6个人,在日军指挥官的命令下,纷纷停止射击,围上来想抓活的。6位勇士扔出手榴弹,出其不意,炸的日伪军倒下一大片。然后,吕秀兰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了悬崖,15岁的康三堂和16岁的李书祥也跟随她纵身跳下了悬崖,另外3人也不甘落后,纷纷跳崖,山谷里回荡着他们的口号声:“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日军惊呆了!伪军羞愧地低下头。
日伪军占领了挂云山,到处搜查,他们感到震惊!骄横的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挂云山顽强抵抗3000千多人猛烈攻击,时间长达一天的竟然是地方武装“土八路”,其中还有许多少年。
这场激战,打死敌人100多人,击伤50多人,我方牺牲40多人。其中,吕秀兰等6人英勇跳崖的英雄壮举,打击日军狂妄的心理,表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激励抗日军民为夺取抗战胜利而奋斗。
1940年9月5日傍晚,石家庄等地日军集中兵力,要围追堵截妄图消灭我军主力部队于滹沱河畔。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拖住敌人,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和区大队妇女部部长吕秀兰根据地形,进行战斗部署。由吕秀兰带三中队的一个机枪组和区小队及民兵守卫卧狼垴这个制高点。主峰西面是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由李鸿山中队长带领两个排和三峪、上庄两村民兵把守。儿童团和群众撤离山顶,隐藏在卧狼垴北壁半山腰的白云洞内他们成功地将敌人吸引到挂云山,打退了三四千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中李鸿山壮烈牺牲。吕秀兰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群众的任务后,又率5名同志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在打退敌人的一次进攻后,6位勇士弹药用尽,他们把抢砸坏,面对着从四面涌上来的敌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李平——烈士
李和平在向爷爷烈士——李平鲜花
李平烈士简介
公諱:平。(一八九零年一一一九四四年)原名:李思恭,字安甫。三峪村人。
河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长文学、擅教育、乐与人交。学同窗之佼佼者。司教:良乡、蔚县、宣化、保定等扡。后任井陉县高、县师范校长。期间,他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推动教材、教法改革,僻一代新学风,为县教育做出很大贡献。后受反动当局迫害,愤然辞职,受聘获鹿简师、保定女二中、山东渤海中学、天津圣功女中任教。任司教冀、晋、鲁、津,享有"井陉孔子"之美譽。
义务主编《宣化乡土志》、《井陉县志料》完美为全省之冠。《志书》中按语开创了《志书》编纂的先河。
抗战暴发,县亲日派劝其参加“维持会”,他严辞拒绝:"我是中国人,不做汉奸事”。一九三八年,亲率子姪十数人,进步学生数十人,投身革命。就任晋察冀第四军分区政治部秘书,被具政府聘为议长,为统战工作做出貢献。(后因阜平大礼堂被日寇炸毁,未续职)一九四一年,返乡持行任务中被捕,关闸在井陉县城。日冦威脋利诱,逼其投降。他坚贞不屈、备爱摧殘,抑郁成疾而殁,享年五十四岁。
一九五零年报华北军区批准为革命烈士,彪炳千秋。
铭曰: 人生固有死、 义重别鸿毛。
鄰里钦忠耿、后辈仰風高。
太行峰巍巍,黄水浪滔滔。
遗范一长在、追怀良可悼。
长子:李自强
长孙:李和平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吉日
李锦堂烈士
石家庄市井陉县三峪村的李锦堂,抗战时期,正在上学的他投笔从戎,加盟革命队伍。1951年6月,他随所在的68军奉命赴朝作战。1953年7月,他所在的68军606团配合第67军作战,李锦堂主动请命组织对529.3高地的攻击战。夺取高地后,李锦堂率部奋战五昼夜,抵御住了敌人20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在激烈的战斗中,李锦堂多次受伤,但依然不下火线。最后他因敌人炮火攻击而不幸牺牲,牺牲时的职务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2师606团副团长,时年38岁。
李锦堂烈士墓志铭
李公、諱、锦堂(一九一五年——一九五三年)。三峪村人。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即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共产党。他有文化、肯吃苦、能打仗。后任副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団参谋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数百次战斗中,智勇双全,英雄杀敌,屡立战功。多次获荣誉证书,射击模范等光荣称号。
一九五一年抗美战争爆,发率部入朝作战。时任第68军202师606团副团长,打了无数硬仗。
一九五三年,他短暂返国探亲,匆匆赴朝参战。夏季反击战打响后,他指挥一营坚守十字架阵地,连续与敌激战五昼夜,打退敌人几十次反扑后,又主动出击,连续攻占敌九处阵地共毙伤敌人1300余名。一九五三年七月,在某高地攻击战中,他多次负伤,依然不下火线,为保护战友,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享年三十八岁。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族人的骄傲,军旅的楷模。
李锦堂的光辉事迹,在《在抗美援朝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有载,《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石家庄军事博物馆》,均有 李锦堂的遗像,光辉事迹列展。
名曰: 国破无宁日 、 匹夫力擎危。
投笔立从戎、 举义荡寇贼。
驰骋驱鞑虏、 转战灭蒋匪。
赴朝忠勇士、异邦 耸丰碑。
男子:李和平撰文
二零二年零十二月 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