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是我的女儿,在她一岁时,我们发现她肌肉松弛,身体瘫软。随后被确诊为:小儿脑瘫。漫漫求医路一走就是四年,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小玲已经学会了走路,现在面临着上幼儿园,从三岁半到四岁半,小玲断断续续上过多半年幼儿园,但因她身体弱,遗尿、流口水、多动等问题被一个又一个幼儿园劝退……真心渴望有一所为残疾儿童量身定制的幼儿园。”
这是我省一位残疾儿童妈妈无奈地倾诉。
我省残疾儿童教育现状如何?3000余名残疾儿童能否走进属于自己的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
3000余名残疾儿童的期盼
长期关注残疾儿童教育的省人大代表、民建西宁市委专职副主委李宏经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我省有0-7岁各类残疾儿童3000余名,但我省目前还没有一所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幼儿园,很多学龄前的残疾儿童得不到早期专业康复医疗和教育,影响残疾儿童接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今年省两会上,我提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幼儿园的建议》,希望在西宁市建立一所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训练、残健融合’为一体的公办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幼儿园,为他们顺利进入普幼普小,乃至更高阶段教育,更好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专业的支撑和保障,进一步推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李宏说。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的看不见缤纷的世界,有的听不见美妙的声音……他们需要得到全面的呵护。如何为他们搭建“康复”平台,让他们既能得到康复训练,还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目前,我省学前特殊教育存在资源总体不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主要通过普通幼儿园随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附近设幼儿班、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满足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419名残疾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或者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其中西宁市115名、海东市84名),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省学龄前残疾幼儿学前教育的空白,增加了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但距离实现普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
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整个特殊教育体系中,0-6周岁学前教育不仅是关系身患残疾的孩子们一生幸福的奠基性教育,还是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我们希望残疾幼儿能有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和小玲的妈妈一样,很多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都急切盼望能有一个专业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与康复相融合的机构。
我省残疾幼儿将迎来春天
7月27日,省教育厅邀请省人大代表李宏和省残联、残疾人联合会、西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召开协调会共同研究推进公办残疾儿童康复幼儿园事宜。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促进我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儿童融合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我省残疾人教育体系,满足残疾人接受教育和康复需求,我们积极与省残联沟通衔接,对全省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摸底调查,认真研究建立公办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幼儿园的可行性,从全省残疾儿童数量、运转方式、建设主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真研究建立公办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幼儿园的可行性,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残联、省卫健委、西宁市教育局等部门,依托青海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为筹建一所公办“康教结合”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将积极衔接省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全省“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国家专项资金落实情况机遇倾斜支持。
微评:代表建议传递着民情民意,我省相关部门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回声,让人大代表满意,让老百姓满意!为这一举措点个赞!
本报记者 张永黎